臘腸樹的歷史和文化
臘腸樹又稱阿勃勒。它的作用繁多,花朵呈黃色,開花時滿樹黃花,分外美麗。臘腸樹的樹皮可用來制作皮革和考膠。樹干木質堅硬,耐腐蝕,常被用來做橋梁,農具等。另外臘腸樹的葉子還可以食用,樹木有些部位還可以入藥。
臘腸樹的歷史和文化
歷史
臘腸樹原產于南亞地區(qū),現分布在印度、斯里蘭卡、中國等地。據相傳早在唐朝,我國的古文獻里就有了對臘腸樹的描繪。在《酉陽雜俎》中被稱作波斯皂莢。另外我國還有專門描寫臘腸樹的詩歌,詩歌寫到:“阿婆阿婆去散步,搖搖晃晃走不快,路邊樹下稍歇息,喘口氣來喝口水;風吹落下黃金雨,彷佛置身於仙境,忽見地上黑棍棒,阿婆撿來當柺杖,樂得阿婆笑哈哈!阿婆樂呀阿婆樂!”
文化
臘腸花的花期在五月份,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吸引很多人前來觀賞,滿樹的黃色花朵隨風搖曳,婆娑多姿,瓣瓣花瓣隨風飄落,看起來像是在仙境一般,為此,臘腸花又名黃金雨。
黃色在我國清朝,是尊貴與權利的象征,我國古代皇帝的龍袍都呈黃色,可能也正是臘腸花的黃色花瓣美麗壯觀,臘腸花被泰國奉為國花,黃色的花瓣更是被看做是泰國皇室的象征。2006年舉辦的世界園林博覽會中,清邁農業(yè)研究中心將臘腸樹命名為佛歷2549年世界崇頌叻差弗花苑博覽會,要知道崇頌可是泰王普密蓬,由此可見臘腸花在泰國的地位。
除了在泰國有著重要地位外,臘腸花在印度同樣尊貴。印度的喀拉拉邦省,將臘腸花定為他們的省花,而且是他們新年時的典禮花卉。
展開全文
花卉診療大全